赠天台陈相士

径草齐腰人迹稀,凌晨忽有叩柴扉。
远携吾子出疆贽,来看先生杜德机。
许燕颔侯行且验,评鸢肩夭是耶非。
惜无斗酒堪浇汝,一曲劳歌赠北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天台陈相士》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其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紧密相关。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南宋后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因政治原因被贬至南方,生活相对困苦但创作热情不减。他的诗作中多表现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1. 创作背景
  • 政治环境:南宋时期,朝廷内部党争激烈,刘克庄因其直言不讳的性格多次遭到排挤,甚至被贬官外放,这种政治环境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个人遭遇:刘克庄一生坎坷,曾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贵,被迫远游,这些经历也在他的诗歌中有所体现,如“径草齐腰人迹稀”等句子透露出他对于荒凉之地的感慨与无奈。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原文:径草齐腰人迹稀,凌晨忽有叩柴扉。
  •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首句“径草齐腰人迹稀”形象地表现了环境的偏僻与萧瑟;第二句“凌晨忽有叩柴扉”则通过突然的叩门声,营造出一种神秘或期待的气氛。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1. 主题意义
  • 忧国忧民:作为南宋末期的文人,刘克庄关注时局,其诗作常反映出他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 人生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遭遇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悟。

《赠天台陈相士》不仅是刘克庄文学作品中的佳作,也是研究宋代文化、政治、历史以及个人情感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