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墙如见尧在,讴歌皆之启贤。
至行冠冕万世,通丧缟素三年。
杂兴六言十首
介绍
《杂兴六言十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
《杂兴六言十首》由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是一组以六言诗形式呈现的文学作品。这些诗作不仅体现了刘克庄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也展示了他卓越的艺术成就。通过对这组诗歌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
杂兴六言十首 羹墙如见尧在,讴歌皆之启贤。 至行冠冕万世,通丧缟素三年。 注释: 1. 羹墙:古代祭祀时,将肉放在墙壁上,让鬼神尝食。这里比喻贤者受到尊崇和礼遇。 2. 讴歌:歌颂。 3. 至行:最高的道德行为。 4. 冠冕:指戴在头上的礼帽和帽子上的装饰。 5. 通丧:表示哀悼。 6. 缟素:白色的丧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杂兴诗,共十首。每首都以“杂兴”开头,然后分别描述不同的内容或主题
注释: 杂兴六言十首 史事十羊九牧,古音百鸟孤凰。 前召南塘视草,后起秀岩提纲。 译文: 史事十羊九牧,古音百鸟孤凰。 前召南塘视草,后起秀岩提纲。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和对于音乐的赞美。诗中的"史事十羊九牧",用来形容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暗示了历史的多变性和不可预测性。而"古音百鸟孤凰"则表达了对古代音乐的独特韵味和高亢激昂的情感的赞美
杂兴六言十首 直翁寿甫逾八,叔方年不及希。 即今高冢麟卧,何时华表鹤归。 注释: - 直翁寿甫逾八:指的是某人已经超过了八十岁,用“寿甫”表示尊敬。 - 叔方年不及希:指的是某人的年龄还没有达到某个期望或目标,用“不及”表示不足。 - 即今高冢麟卧:指现在的坟墓上只有麒麟(象征长寿和尊贵)在卧睡。 - 何时华表鹤归:指什么时候能有像鹤一样高洁的品德回归。 赏析:
注释: 杂兴六言十首:指作者在《野客丛书》中收录的十首诗作。 昔从西山:昔日跟随在西山学习。 屡言后村当仁:多次说后村的人应当成为仁人。 伯纪盖同学子:伯纪,是作者的字;盖同学子,是说作者是后村人的同窗好友。 履常真对掌人:履常,是作者的朋友的字;对掌人,是说他是与作者一样有才能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友情和仁爱之作。诗中通过“昔从西山授业”来表明诗人曾受教于西山
杂兴六言十首 重来已白发老,独断擢紫薇郎。 雅量虽惭子固,热情不倩君房。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以及对于历史和传统的态度。其中“羹墙如见尧在”意味着作者如同看到了古代圣王尧的身影,感受到了他的统治和治理。“讴歌皆之启贤”则是指赞美和颂扬他的德行和才能,认为他是值得尊敬的贤能之人。“至行冠冕万世”则强调了尧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将会被世人铭记。最后两句“雅量虽惭子固
【注释】: 杂兴六言十首:杂体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唐玄宗天宝年间所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小臣:指王昌龄自己。素著:一向有。狂直:放荡不羁。先皇:指皇帝。数:多次。奖:赞许。忠嘉:忠诚善良。叩额:指向皇帝请愿。厚伦疏:指《旧唐书》中对李林甫的《厚伦疏》。李林甫曾上书请求封山泽为三公。有:指“有”字被删去。断腕无起复麻:指《新唐书》中对裴度的《论右职表》,文中说:“今之用事者,皆陛下自置;而天下官爵
注释:穆陵,指南宋高宗赵构,谥号为“穆陵”。圣学,指儒家学说。 词臣,指皇帝身边的大臣。绝企,形容极高。清光,指清明的光辉。大典册,指重要的典籍书籍。贴改,指修改错误。小字本,指小楷字体的书籍。通商量,指互相商量。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皇帝身边大臣们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这些大臣们的学识非常深厚,他们能够理解并运用儒家学说来指导国家事务。同时
杂兴六言十首 希夷一睡一月,惜哉肘后不传。 拥破衣裘待旦,听残更点如年。 注释:希夷是道教中的神仙之一,他能够一个月一觉,可惜的是他没有留下任何关于他的记载,只留下了一些传说和故事。他曾经在袖子里裹着破旧的衣服睡觉,等待着天亮。每当夜深人静时,他就会听到报时的钟声,那声音仿佛一年又一年的过去。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道士生活的诗。诗人通过对道士生活的描述,展现了道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注释】 杂兴:指作者的诗歌作品。杂兴,即杂体诗,是与正体诗相对而言的。六言诗,是一种以六个字为句、每首八句的绝句形式。九秩:九十岁。八哀:八十一岁。扶起:扶持起来。玉树:比喻才高德厚的人才。吸空:形容酒力极大。月下金罍(léi雷):指月光下的酒樽。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祝愿他们年老时身体健康,生活美满。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看到了那宁静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