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叔粲沧浪亭

高亭殖殖水冷冷,笑指鸥凫坐晚汀。
远不闻声千橹去,矫如争秀数峰青。
烟云窗牖纷纷雨,露月蒹葭点点星。
最好归舆拥双璧,笙歌灯火照仙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叔粲沧浪亭》是宋代郑侠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福建福清的沧浪亭,诗人通过对亭子的细致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还反映了诗人对政治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作品:

  1. 作者简介
  • 郑侠,字介夫,号大庆居士、一拂居士,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出生于福州福清,祖籍光州固始(今属河南),后入闽为福清人。他的生平事迹复杂多变,曾在不同朝代中因直言进谏而多次被贬。
  1. 诗作原文
  • 高亭殖殖水冷冷,笑指鸥凫坐晚汀。
  • 远不闻声千橹去,矫如争秀数峰青。
  • 烟云窗牖纷纷雨,露月蒹葭点点星。
  • 最好归舆拥双璧,笙歌灯火照仙屏。
  1. 创作背景
  • 郑侠在诗中描绘了沧浪亭的自然美景,并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和政治现象的看法。诗中的“最好归舆拥双璧”可能指的是他在政治斗争中遭受排挤,但最终仍能回到一个充满美好事物的地方。
  1. 文学价值
  • 《和叔粲沧浪亭》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通过具体的画面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之作。

《和叔粲沧浪亭》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更是一首诗歌艺术的典范。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郑侠作为一名文人的独特见解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和社会的一种深刻反思,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