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葺芷应直院送秋兰韵

大椿凌千秋,灵芝竞三秀。
书传递夸诩,垂芳古今宙。
贵耳但奇奇,相马失之瘦。
谁知楚醒花,远避汉金酎。
择交得素节,彼哉怀春诱。
夫君全德馨,内美本吾有。
姑置芝与椿,秋兰岁相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葺芷应直院送秋兰韵》并非郑清之的作品,而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诗词。该作品是黄庭坚在北宋时期创作,体现了他对于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词原文
    大椿凌千秋,灵芝竞三秀。
    书传递夸诩,垂芳古今宙。
    贵耳但奇奇,相马失之瘦。

  2. 作者介绍

  • 黄庭坚(1045年9月24日—1105年或1106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1. 主题思想
  • 此诗以大椿和灵芝作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中长寿与高洁之美的赞美。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描绘这两种植物的特点,寓意着人的精神和品德应当像它们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本质。
  • 诗中的“贵耳但奇奇”一句,批评了那些仅追求表面新奇而不求深入理解的行为,暗示了对于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或美德的追求应该是深思熟虑和真诚的。同时,“相马失之瘦”则反映了诗人对人才评价标准的反思,认为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外在的华丽,而在于内在的真实和深刻。

《和葺芷应直院送秋兰韵》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更是黄庭坚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的重要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文化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