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送藕与葺芷

草木虽无知,叶落能粪本。
荣枯递乘除,苗实自穮蓘。
东湖百顷莲,夏日傲赵盾。
州家浚河渠,狝薙甚耘垦。
长身万柄荷,髦梗付锸畚。
寒烟熨青镜,时有白浪辊。
水解毓仙骨,根着泉源混。
外乾乃中腴,下益宁上损。
淤泥胎玲珑,多节窍浑沌。
园丁亦善没,擘波沸鲂鳟。
象株忽仰浮,登岸殊衮衮。
谁知绛县涂,可试平叔粉。
名非玉井船,实过秋兰畹。
肴蔌杂燕豆,菹菜补中壸。
交梨能养生,谖草亦忘忿。
空言出好事,孰与津燥吻。
赠君拟条冰,差胜羞藻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湖送藕与葺芷》是一首宋代诗人郑清之的作品。《东湖送藕与葺芷》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卷,通过其独特的语言艺术和深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

这首诗歌通过对东湖荷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中生命循环与生态平衡的深刻理解。诗中的“草木虽无知,叶落能粪本”反映了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生存智慧,即使没有人类干预,它们也能以自己的方式为环境做出贡献。这种描述不仅揭示了植物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

从文学角度来看,《东湖送藕与葺芷》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夏日傲赵盾”和“水解毓仙骨”,这些生动的比喻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所要表达的自然之美。同时,整首诗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通过对荷花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描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东湖之中,感受到了荷花的生长过程和季节的变化。

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在古代文人的眼中,自然不仅仅是物质存在,更是精神寄托和审美对象。通过诗文来赞美自然,不仅是对自然美的颂扬,也是对自我情感的一种抒发。郑清之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东湖送藕与葺芷》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元素的精细描绘,展现了生命的尊严和自然的和谐美。这首诗不仅是宋代文人文化素养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珍品,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