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目自嘲

兼旬病目成鸩媒,竟日掩书风为开。
端如猩猩畏机阱,爱酒着屐须一来。
信手翻书未终叶,春风已觉生牙颊。
笑同黄卷且寻医,免使鹪鹩翳蚊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病目自嘲》是一首七言律诗,由宋代诗人郑清之创作。这首诗以其幽默诙谐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因长期患病眼睛如同被毒药所害的困扰和无奈。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郑清之(1176年—1251年),字德源,初名燮,字永叔,号安晚,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少从楼昉学,有文名。嘉定十年(1217年)进士登第。嘉定十六年(1207年),迁国子学录,教授魏宪王府。宋宁宗崩,丞相史弥远入定策,诏皆其所定。宋理宗即位,累迁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绍定三年(1230年),授参知政事。

  2. 诗歌原文
    兼旬病目成鸩媒,
    竟日掩书风为开。
    端如猩猩畏机阱,
    爱酒着屐须一来。
    信手翻书未终叶,
    春风已学生牙颊。
    笑同黄卷且寻医,
    免使鷦鷯翳蚊睫。

  3. 诗歌鉴赏:《病目自嘲》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了对眼疾的无奈和自我调侃,同时体现了作者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因眼疾而不得不放下书本、与朋友们一起寻找治疗方法的情景。

《病目自嘲》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门深刻的人生哲学。它通过生动的笔触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在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