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青云覆短墙,杖藜谁共掇幽芳。
忽惊候馆梅花破,想见山斋竹叶香。
倦客鬓丝今点染,使君心事独韬藏。
何当归赴春盘约,苦苣嘉蔬未足伤。
再用韵寄沈次律学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用韵寄沈次律学士》是宋代诗人刘一止的诗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作者简介:《再用韵寄沈次律学士》的作者是刘一止,字行简,号苕溪,其家族源自湖州归安(今属浙江湖州),他的进士出身为他在文学界赢得了一定的地位。
诗歌原文:诗中“溪上青云覆短墙,杖藜谁共掇幽芳。”描述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致,青云覆盖在矮墙之上,与杖藜者一同采摘幽香的小野花;“忽惊候馆梅花破,想见山斋竹叶香。”则展现了一种意外之美,即突然听到远方官馆中梅花盛开的景象,想象中则是山间书房里竹子散发出的清香。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于官场生活的疏离感。诗中的“倦客鬓丝今点染”和“使君心事独韬藏”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淡忘及内心的平静。
艺术表现手法:刘一止的这首诗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和朴素的意象,通过简洁而充满韵味的语句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观。诗中运用了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使得自然的景观与人的情感相互交融,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刘一止的《再用韵寄沈次律学士》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欣赏这首诗,不仅能够领略到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也能深刻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