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希仲出守三衢一首

临别溪山眼重开,秋风扬旆更悠哉。
平生气概今逾壮,一郡清平欲挽回。
丧乱有谁谈旧事,论思此日要真才。
公行勿亟朝天路,帝有甘泉密诏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希仲出守三衢一首》是宋代诗人刘一止的作品。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的相关信息: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刘一止,字景文,号后村居士,南宋时期的文人,曾担任中书舍人、给事中等职,最终以敷文阁直学士的身份致仕。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
  • 创作时期:此诗作于宣和三年,这是宋徽宗时期的一个特定年份。这一年,刘一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政治经验,并且在文学领域有显著的成就,因此他的诗歌多反映了他对时局的看法和对政治的期望。
  • 文学造诣:刘一止在诗歌创作上敏捷且博学多才,其诗被吕本中、陈与义等人所赞赏。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对古典文献的广泛涉猎,还表现在他对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创新。
  1. 诗歌原文及注释
  • 原文节选:”临别溪山眼重开,秋风扬旆更悠哉。平生气概今逾壮,一郡清平欲挽回。丧乱有谁谈旧事,论思此日要真才。” 这段原文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任的不舍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 注释说明:原诗中的“旌”“旆”分别指的是古代军队的旗帜和战旗。“扬旆”在这里指代的是出征或出使的情景。“一郡清平”则是指一个地方治理得非常好,没有战乱。而“丧乱”则是对过去社会动乱的描述,“论思”则可能是指思考治国之道或谈论治理策略。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这首诗通过描写离别的场景和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同时,诗中的“秋风扬旆”和“一生气度今益壮”等句子,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成长和抱负实现的期待。
  • 主题表达: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别离与期望,诗人通过对友人的祝福以及自身的期望,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同时,诗中的“丧乱有谁谈旧事,论思此日要真才”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国事的关心和对治国理政者的期望。

《送希仲出守三衢一首》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诗,它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个人情感。刘一止以其敏锐的文学才华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留下了这一经典之作。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那个时代文人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