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溪道上一首

一水萦不断,千岩翠相扶。
孤篷载雪归,我昔见画图。
今年两经行,明晦自惨舒。
旱夏山若焦,秋至潦溢途。
是中无故人,王事当驰驱。
景物寄心赏,随遇便有馀。
不觉老季真,乞归尚狂疏。
官家赐闲身,用底一曲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剡溪道上一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当时李白在东游吴越,途经会稽山。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兰烬落虚仍,  
高柱空悬敧。  
不知身是客,  
还拟往谁家。  
秋水清且浅,  
相看泪眼斜。  
孤舟片云外,  
望尽碧江涯。  

此诗描写了一位游子因思念家乡而来到江边的情景。首联“兰烬落虚仍,高柱空悬敧”,以兰烬和高柱作为背景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又萧索的画面。颔联“不知身是客,还拟往谁家”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接着颈联“秋水清且浅,相看泪眼斜”通过秋天的景色和泪水交织的画面,加深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尾联“孤舟片云外,望尽碧江涯”则将视角从个人扩展到整个江景,表现出诗人对远方的无限遐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