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得新岩冠一州,使君从此作鳌头。
千年草莽埋幽致,今日衣冠成胜游。
洞穴已能惊俗眼,神仙须合隐浮丘。
主人将为商霖起,还许微官卜筑不。
游曾公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曾公岩的文学赏析
刘谊是宋代的诗人,他的作品“游曾公岩”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隐逸生活的向往。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中的“寻得新岩冠一州,使君从此作鳌头”描绘了一座新发现的岩石如何成为当地的一大景观,同时也暗示着这位使君因为这一发现而地位显赫。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社会变革的一种隐喻。
诗中的“千年草莽埋幽致,今日衣冠成胜游”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受。千年的草莽与今日的衣冠相对照,形成了鲜明对照,反映了时间的力量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珍视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批判性思考。
再来看“洞穴已能惊俗眼,神仙须合隐浮丘”一句。这里的洞穴被描述为足以令世人瞩目的奇观,而神仙则需要隐居至更隐秘的地方,体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的向往。这种表述既是一种哲学的探索,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隐喻,指出真正的高洁与智慧往往需要遁入深山之中,远离尘嚣。
“主人将为商霖起,还许微官卜筑不”反映了诗人与世俗权力的较量。在这里,诗人似乎在质疑那些利用权势谋取私利的行为,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于清白无瑕、简朴生活的坚持。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也展示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评态度。
《游曾公岩》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还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的作品。它不仅让我们领略到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也启发我们深思人与自然、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社会价值,同时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反思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