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陈诗

虽惭涔勺赴沧溟,仰诉丹衷不为名。
寅分星辰将降祸,兑方疆宇即交兵。
春秋大义惟观衅,王者雄师但有征。
救得燕民归旧主,免于戎肤自称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陈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出自宋代的刘三嘏。下面将详细介绍《自陈诗》:

  1. 作者简介
  • 《自陈诗》的作者是刘三嘏,他是宋代人,生活在一个文学与文化极为繁荣的时代。《自陈诗》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时期紧密相关,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风貌。
  1. 诗歌原文
  • 虽慙涔勺赴沧溟,仰诉丹衷不为名。 寅分星辰将降祸,兑方疆宇即交兵。 春秋大义惟观衅,王者雄师但有征。 救得燕民归旧主,免于戎肤自称兄。
  1. 诗歌鉴赏
  • 《自陈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示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深切关注。在短短的几行诗句中,诗人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个人的英雄主义,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这种表达方式在当时是非常具有感染力的,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1. 写作背景:
  • 《自陈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政治斗争激烈,社会矛盾尖锐。在这样的背景下,《自陈诗》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是他对时代的一种回应和思考。
  1. 文化影响
  • 《自陈诗》作为文学作品,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的创作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后世多次引用和研究。

通过对《自陈诗》的详细介绍,可以了解到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充满激情的作品,它不仅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