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南真宫龚道士壁间韵

幽舍足留客,疏篁不用林。
相过几樽酒,清坐一瑶琴。
野鹤伴仙隐,闲云寄此心。
黄冠如有许,来者为低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南真宫龚道士壁间韵》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七律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作者楼钥:

  1. 作者介绍
  •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钥的家族背景显赫,其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楼钥在文学上的成就颇丰,他的散文、诗歌等作品在当时都有一定的影响。楼钥的文学创作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独到见解。
  1. 诗歌原文
    幽舍足留客,疎篁不用林。
    相过几樽酒,清坐一瑶琴。
    野鹤伴仙隐,闲云寄此心。
    黄冠如有许,来者为低簪。

  2. 诗句解析

  • “幽舍足留客,疎篁不用林”:这里的“幽舍”意味着一个安静而舒适的居所,足以让人留恋。“疎篁”指的是稀疏的竹林,不需要密集的树林来装饰。这句诗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即诗人愿意远离尘嚣,找一个静谧的地方享受生活。
  • “相过几樽酒,清坐一瑶琴”:这句诗描述了和朋友一起喝酒、弹琴的情景。饮酒和音乐往往被视为文人墨客的消遣方式,这里通过饮酒和弹奏瑶琴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野鹤伴仙隐,闲云寄此心”:野鹤和闲云都是诗人用来比喻自己心境的意象。这里的“仙隐”可能指的是隐居的生活方式,而“闲云”则暗示着诗人的心情如同天空中的白云,自由自在,不拘一格。
  • “黄冠如有许,来者为低簪”:这句话中的“黄冠”指的是道士的帽子,通常与宗教活动相关。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欢迎之情,希望来访的道友能够放下世俗的束缚,以谦逊的态度前来。
  1. 文化价值
  • 这首诗不仅是楼钥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宋代,文人士大夫阶层普遍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脱,这种文化背景下,楼钥的作品展现了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 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赞美,楼钥的作品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体现了文人对于精神境界提升的重视。
  1. 艺术特色
  • 楼钥的诗歌语言简洁明了,善于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在这首诗中,他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了复杂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楼钥在诗歌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比如“疎篁不用林”与“野鹤伴仙隐”,通过对比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1. 历史背景
  •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文化繁荣,文人辈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楼钥的作品不仅受到了当时文人的关注,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文学作品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楼钥的《次南真宫龚道士壁间韵》不仅是一首表达隐逸生活理想的诗歌,也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到楼钥的个人经历和创作风格,也能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风貌和文人心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