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造龟山蕴,诗传汝水馀。
于公足阴德,陶令竟闲居。
白业追莲社,丹经授寝虚。
平生了无恨,善类勿欷歔。
陈崇道挽词
介绍
《陈崇道挽词》是宋代诗人楼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对友人的深情怀念。
在分析这首诗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其创作背景和作者楼钥的个人经历。楼钥,字颖叔,号攻愧先生,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文人风范。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还在文学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诗的前两句“学造龟山蕴,诗传汝水余”描绘了楼钥博大的学识和高洁的品德。楼钥不仅精通儒学,还涉猎广泛的知识领域,他的学问如同深不可测的龟山一般,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与力量。而他通过诗歌向世人传播了儒家文化的精髓,使得这些美德得以流传至今。
第三、四句“于公足阴德,陶令竟闲居”则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楼钥在这里用典故来表达对友人深厚友谊的珍视。“于公”指的是历史上的名臣于谦,而“陶令”则是指东汉时期的隐士陶渊明。楼钥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这两位历史人物高尚品德的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友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诗句“白业追莲社,丹经授寝虚”中,楼钥展现了自己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和追求。这里的“莲社”指的是古代道教的神仙聚会之地,而“丹经”则是修炼长生不老之术的典籍。楼钥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追求精神自由、超脱尘世的愿望,以及对道教修行方式的认同和向往。
最后两句“平生了无恨,善类勿欷歔”更是直接表达了楼钥对于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人生应当无所牵挂、无忧无惧,即使是在面对死亡时也应泰然自若。这种豁达的心态不仅源于他对世事的深刻理解,更源于他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
《陈崇道挽词》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怀念之情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和深邃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感受到楼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待生命的独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