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铜陵挽词

经学高馀子,躬行慕古人。
儒风三叶秀,和气一门春。
台岭渐摩久,铜官抚字均。
庠东亡二老,凝望倍沾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莫愁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名字,她出现在多个历史时期和地域中,尤其在南北朝时期,她的名字与石城、洛阳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下是对莫愁的介绍:

  1. 文学作品: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二首》中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对莫愁的赞美之情,认为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无人能及;同时,杜甫在《锦树行》中提到了“莫愁客到无供给,家酝香浓野菜春”,描绘了莫愁的日常生活和她的才艺。此外,白居易在《池上闲吟二首》中提到“但愿有钱堪对菊,莫愁无手可持螯”,展现了莫愁的生活状态,并暗含了对她的同情。这些诗句不仅展示了莫愁的美丽和才艺,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不同态度和评价。

  2. 诗歌背景:在南北朝时期,萧衍的《莫愁歌》中提到了“莫愁留滞太山侧”,描述了莫愁的居住地以及她的生活环境。这首诗不仅是对莫愁的描述,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显示了南北朝时期女性的地位和社会的变迁。

  3. 文学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莫愁的形象被多次引用,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从唐代的高适到元稹,再到李商隐等诗人的作品中均有所体现,莫愁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4. 艺术形象:莫愁在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丰富多样,既有美丽的形象,也有悲剧色彩的角色。在《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中,李商隐通过对莫愁的描写,展现了她的命运多舛和内心的悲凉。在《莫愁 歌》中,李贺通过草生长龙坡下的景象,暗示了莫愁的孤独和无助。这些作品不仅描绘了莫愁的外在形象,还深刻地揭示了她的内心世界和社会地位的变迁。

莫愁是一个跨越千年的历史人物,她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深刻的诠释。通过这些作品,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莫愁这一历史人物,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