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禁林有感

六代繁华难重问,此时兴废动吟情。
空流一带秦淮水,朝暮惟闻鸣咽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陵禁林有感》是宋代诗人潘阆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六朝古都南京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无奈。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潘阆,字逍遥子,号逍遥公,大名府人(今属河北),或扬州(今属江苏)人。
  • 他的生平颇为传奇,曾因两次坐事亡命,但在真宗时被释罪,担任过滁州参军。
  1. 创作背景
  • 《金陵禁林有感》作于宋初时期,具体时间不详。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六朝旧地——即今天的南京地区的历史兴废的感慨,以及对于时光流逝的沉思。
  1. 诗词全文
  • “六代繁华难重问,此时兴废动吟情。”
  • “空流一带秦淮水,朝暮惟闻鸣咽声。”
  1. 诗词鉴赏
  • 潘阆通过对六朝繁华与今日兴废的对比,抒发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对时光变迁的深刻思考。
  • 秦淮河的水声成为了连接古今的媒介,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同时也体现了自然景观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
  1. 主题思想
  • 诗中透露出诗人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以及对现状无能为力的感慨。通过咏史抒怀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1. 艺术特色
  • 潘阆的诗词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尤其是对景物的描写细腻入微,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此外,他善于运用典故,使诗歌富含哲理性。
  1. 文化意义
  • 《金陵禁林有感》不仅是宋代文人情感的写照,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追求,对研究宋代文学具有重要价值。

《金陵禁林有感》作为宋代潘阆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也因其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而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