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适园朱表兄

适园分袂后,又复半年馀。
笑我多行役,无书话起居。
溪山虽地隔,兄弟可情疏。
办得归耕计,相依结小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适园朱表兄》是宋代潘玙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远方兄弟的深情,以及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1. 作者简介
  • 潘玙的生平:潘玙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文人的情感生活。
  • 作品特点:潘玙擅长写景抒情,其作品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 文化贡献:作为宋代的重要文学家之一,潘玙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适园分袂后,又复半年余。笑我多行役,无书话起居。溪山虽地隔,兄弟可情疎。办得归耕计,相依结小庐。
  • 翻译:自从我们在适园分别后,已经有半年多了。笑我说我因为奔波劳碌,书信往来不多,不能问候你的起居情况。虽然我们身处两地,但我们的兄弟情谊却依然亲密无间。现在我已经办妥了回家务农的计划,希望和你一起搭建一个温馨的小家园。
  1. 诗歌主题与内容
  • 兄弟情深:诗中通过描述自己的忙碌与对兄弟的问候不足,展现了对兄弟深厚的情感。
  • 归隐之意:诗人表达了想要回到家乡,远离尘世喧嚣,享受田园生活的愿景。
  • 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虽然现实中存在地理距离,但诗人通过表达对未来共同生活的美好期待,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和谐共存。
  1. 艺术特色与鉴赏
  • 意境优美:诗中的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交织,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
  • 语言简练:潘玙运用简洁的语言,却能深刻表达情感和思想。
  • 情感真挚:整首诗充满了对兄弟的深情厚意,展现了作者真挚的情感。
  1.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宋代诗歌的代表:潘玙的这首诗代表了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是研究宋代文学不可忽视的作品。
  • 对后世的影响:潘玙的诗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表现亲情和乡愁的主题上。
  1. 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宋末的社会动荡:在宋末,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开始寻求归隐之地,以逃避现实的压力。
  • 文人的生活困境:文人的生活往往受到政治局势和个人命运的影响,他们常常需要面对生计问题和社会变迁。
  1. 文学价值与影响
  • 情感的共鸣:这首诗通过对兄弟情谊的描写,触动了读者的情感,引发了共鸣。
  • 文化的传承:潘玙的诗歌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通过诗歌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传统。

《寄适园朱表兄》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更在情感层面上给予人们深刻的启示和感动。它让人们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动荡时代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归属的重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