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寄仲宝

鸡窗俯默谢尘嚣,炙手权门懒折腰。
节操刚持忠孝砺,胸襟常以古今浇。
萧条陋巷闲三径,牢落生涯寄一瓢。
何日高轩能我过,竹林清集共逍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述怀寄仲宝》:静观尘世之我行

《述怀寄仲宝》是宋代欧阳澈的作品,通过诗人内心的独白和生活的描绘展示了他对于权贵的疏离,以及追求自然、坚守节操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哲学的一种表达,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价值观和审美倾向。

诗中首联“鸡窗俛默谢尘嚣,炙手权门懒折腰”,便显露出诗人面对世俗喧嚣和权力诱惑时所持的态度——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独立。欧阳澈在这里选择不迎合权贵,展现了他的高洁品质和坚定信念。这种选择不仅是一种个人行为的艺术表现,也是对传统儒家思想“君子固穷”等理念的实践。

在诗歌的第二联:“节操刚持忠孝砺,胸襟常以古今浇。”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其道德修养和历史情怀。忠诚和孝道是他行事的准则,而他对古今之事有着广泛的兴趣和思考,这种胸怀体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人文关怀。

进入诗歌的后半部分,“萧条陋巷閒三径,牢落生涯寄一瓢”则描绘了诗人简朴而清苦的生活方式。在简陋的环境中寻找到精神的寄托,用简单的生活来体现对物质享受淡泊的看法,这反映了欧阳澈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何日高轩能我过,竹林清集共逍遥”,表达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希望有一天能够远离纷扰,回到一个更为自由自在的状态中去。这种理想的实现,不仅是对个人生活品质的追求,更是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述怀寄仲宝》不仅仅是一首诗词,它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诗人的思想观念和时代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不仅能体会到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哲学,还能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