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圣俞岁日书事

积雪照清晨,东风冷着人。
年光向老速,物意逐时新。
贳酒闲邀客,披裘共探春。
犹能自勉彊,顾我莫辞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答圣俞岁日书事》是北宋诗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作于元豐元年(1078年)。这首诗以“书事”为题,实际上是借“书事”而抒情言志,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政治主张。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

元豐初,予与王定国家有隙,定国尝通书子瞻曰:“闻君在东宫见从,知无恙否?某顷尝通书于君,君亦尝以书报某,今又十年矣。自尔后,君之出处甚异,某亦进退不常。然念君如昨日耳目也,则其人尚可想。然今日之事,君岂复忆当时者乎?”子瞻读之,感其言,乃作此书以应之曰:

我昔少年日,交朋满天下。
初不负人意,末年才所悔。
王定国熟精《春秋》,口不言义而躬行之。
使我有悔心,亦何补损哉!

余每读《论语》《孟子》,多的是圣人发愤之所为,
欲以立身、立志、立言。
敢不以是勉之于身?
士未有不由于世情而至于流遁也,故君子不可苟合於世。
世间好语言,济得甚事?
而公独高视阔步,非执笔时可得。
吾侪虽未能明道德,亦不能不喜人之有文采。
若此古人,百不为多,而公独选焉。
如必读书然后为学,则公且万世师矣。
孔子云:“后生可畏”,信哉!

元丰二年正月十日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