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岁疮痍近息兵,经营方喜得时英。
从来汉粟劳飞挽,当使秦人自战耕。
道左旌旗诸将列,马前弓剑六蕃迎。
知君材力多闲暇,剩听阳关醉后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几岁疮痍近息兵,经营方喜得时英。
从来汉粟劳飞挽,当使秦人自战耕。
道左旌旗诸将列,马前弓剑六蕃迎。
知君材力多闲暇,剩听阳关醉后声。
《送沈待制陜西都运》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是作者在陕西转运使任上送别友人沈待制赴陕州任职时所写。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忠诚。
下面是《送沈待制陜西都运》的全文:
西北天高水渺茫,关河风土异他乡。
故人欲去惜离别,新岁初来思故乡。
路出函关知几日,舟行渭水望中央。
莫辞远道劳鞍马,此去咸阳定有方。
首联“西北天高水渺茫,关河风土异他乡”,描绘了当时西北地区辽阔、天空高远且水面渺茫的景象,同时指出这里的关河与其他地方不同,展现出一种陌生和新奇的感觉。
颔联“故人欲去惜离别,新岁初来思故乡。”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离去的朋友的不舍之情以及对于新年伊始返回故乡的思念之深。
颈联“路出函关知几日,舟行渭水望中央”通过描写道路和船只,暗示了旅途的艰难和时间的流逝。
尾联“莫辞远道劳鞍马,此去咸阳定有方。”则劝勉朋友不要因路途遥远而感到劳累,相信这次前往咸阳的行动一定会取得圆满的成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展示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