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学士知郢州

汉郎清晓赤墀趋,楚老西来望隼旟。
侍史护衣薰蕙草,辘轳要剑从骊驹。
阳春绕雪歌低扇,油幕连云水泛渠。
千里修门对涔浦,好寻遗玦吊三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张学士知郢州》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张学士的祝福和勉励,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友人的关怀与期望。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诗人简介
  •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闻名。他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文章宗师”。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送张学士知郢州》原文如下:
汉郎清晓赤墀趋,楚老西来望隼旟。  
侍史护衣薰蕙草,辘轳要剑从骊驹。  
阳春绕雪歌低扇,油幕连云水泛渠。  
千里脩门对涔浦,好寻遗玦吊三闾。  

译文为:清晨,汉代的官员们急匆匆地走向宫殿的台阶,楚国来的老者则遥望着远方飞鸟的踪影。守护史书的人用兰草薰香,护卫者手持宝剑随同华丽的马车缓缓而行。春天的阳光洒在雪地上,歌声随风飘荡;船只在水面上行驶,连接着云雾与山丘。在这遥远的旅程中,寻找遗失的玉佩,以表达对屈原的哀悼。

  1. 作品赏析
  • 主题:《送张学士知郢州》不仅是一首送别之作,更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 艺术手法:此诗采用了典型的宋诗风格,语言典雅而不失活泼,情感真挚而深刻。特别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 象征意义:诗中的“阳春”、“油幕”等意象,不仅丰富了诗句的内涵,也象征着美好的希望和前程似锦的未来。
  1. 背景知识
  • 欧阳修的政治生涯:从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及第开始,欧阳修在仕途上经历了多次波折,最终在英宗朝成为宰相,参与政治改革。他在庆历新政期间曾积极倡导新法,但随后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受到排挤。
  • 文学成就:欧阳修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北宋文坛的巨匠。他在古文运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推动了文学的革新与发展。其代表作除了《送张学士知郢州》外,还有《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

对于《送张学士知郢州》的欣赏和研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历史背景: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诗篇的背景和内涵。
  • 文化传承:研究宋代文学对后世的影响,尤其是文人墨客如何通过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 文学理论:探索唐诗宋词中的修辞技巧和表达方式,如比兴手法、对仗等。

《送张学士知郢州》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送别诗,它更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魅力,以及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