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安州朱氏草堂

俯槛临流蕙径深,平泉花木绕阴森。
蛙鸣鼓吹春喧耳,草暖池塘梦费吟。
赌墅乞甥宾对弈,惊鸿送目手挥琴。
嗟予远捧从军檄,不得披裘五月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题安州朱氏草堂》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末,当时杜甫正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居住在朱明府所建的草堂中。

诗的前两联写诗人在草堂中的所见与所感:首句“水槛深静海,风轩爽朗天”,描绘了草堂周围环境清幽的景象,水面宽广、宁静如海;第二句“鸟语香炉峰,云生碧树巅”,则是以香炉峰为比,描绘出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草堂周围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第三联“花时得酒尽,鸟雀自相怜”,“花时”即春天,此时正值花开之时,诗人饮酒尽兴,与鸟儿相互慰藉。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在春天时节,与朋友相聚、畅饮的情景。

最后一句“何人先得名,独步出林泉”,诗人以“名”字结尾,表达了他对名利看淡、追求自然生活的态度。同时,也暗示了他的孤独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草堂周边环境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杜甫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诗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