踪迹本羁单,登门二十年。
平生任愚拙,自进耻因缘。
忧患经多矣,疲驽尚勉旃。
凋零莺谷友,憔悴雁池边。
忽忽良时失,区区俗虑阗。
公斋每偷暇,师席屡攻坚。
善诲常无倦,馀谈亦可编。
仰高虽莫及,希骥岂非贤。
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
期无辱知己,肯逐利名迁。
答太傅相公见赠长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太傅相公见赠长韵》是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对自身困境的无奈。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分析:
作品背景:欧阳修在这首诗中回顾了他与太傅相公之间的交往历程,从“踪迹本羁单,登门二十年”可以看出,他们之间有着长期的交往,而“平生任愚拙,自进耻因缘”则揭示了他的为人态度——不追求名利,只求内心平和。
艺术特色:该诗采用了传统的五言绝句形式,简洁而富有内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谷友”“鴈池边”,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变化。这种以景衬情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诗歌的主题是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我境遇的感慨。通过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和对个人境遇的反思,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烦恼、坚守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语言风格:欧阳修的语言清新脱俗,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使诗歌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例如,“凋零莺谷友,憔悴雁池边”通过描绘鸟儿的哀愁,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失落。
文化价值:《答太傅相公见赠长韵》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宋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资料。它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对于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答太傅相公见赠长韵》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和自我情感的诗歌,也是宋代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人的艺术才华,还可以深入理解宋代的社会文化和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