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子聪答圣俞月夜见寄

秋露蔼已繁,迢迢星汉回。
皎洁庭际月,流光依井苔。
有客爱凉景,幽轩为君开。
所思不可极,但慰清风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欧阳修的《和杨子聪答圣俞月夜见寄》是一首表达秋夜美景与思念之情的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秋露蔼已繁,迢迢星汉回。
    皎洁庭际月,流光依井苔。
    有客爱凉景,幽轩为君开。
    所思不可极,但慰清风来。

  2. 诗歌鉴赏:《和杨子聪答圣俞月夜见寄》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诗中的“秋露”象征着秋日的清新与生机,而“星汉”则暗示了夜空的辽阔与深邃。明亮的月光洒在庭院的青苔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清冷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友人的思念。同时,诗人也用“所思不可极”来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期待友人的到来,又担心这份美好的时刻不能持久。

  3. 文学价值:《和杨子聪答圣俞月夜见寄》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这首诗不仅是对秋天夜晚美景的赞颂,也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4. 历史背景:欧阳修作为北宋时期的文坛巨匠,其作品在当时就受到广泛的赞誉。《和杨子聪答圣俞月夜见寄》的创作背景是在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的作品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文精神。

《和杨子聪答圣俞月夜见寄》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它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也反映了宋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喜爱中国古代文学的人来说,这首作品无疑是了解宋代文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一扇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