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太尉西园贺雪歌

阴阳乖错乱五行,穷冬山谷暖不冰。一阳且出在地上,地下谁发万物萌。
太阴当用不用事,盖由奸将不斩亏国刑。遂令邪风伺间隙,潜中瘟疫于疲氓。
神哉陛下至仁圣,忧勤恳祷通精诚。圣人与天同一体,意未发口天已听。
忽收寒威还水官,正时肃物凛以清。寒风得势猎猎走,瓦乾霰急落不停。
恍然天地半夜白,群鸡失晓不及鸣。清晨拜表东上閤,郁郁瑞气盈宫庭。
退朝骑马下银阙,马滑不惯行瑶琼。晚趋宾馆贺太尉,坐觉满路流欢声。
便开西园扫径步,正见玉树花凋零。小轩却坐对山石,拂拂酒面红烟生。
主人与国共休戚,不惟喜悦将丰登。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馀万屯边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晏太尉西园贺雪歌》是一首充满深刻寓意的宋诗,由宋代诗人欧阳修创作。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当时社会状况和国家治理的反思与批评。以下是对作品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阴阳乖错乱五行,穷冬山谷暖不冰。一阳且出在地上,地下谁发万物萌。太阴当用不用事,盖由奸将不斩亏国刑。遂令邪风伺间隙,潜中瘟疫於疲氓。神哉陛下至仁圣,忧勤悬祷通精诚。圣人与天同一体,意未发口天已听。
  2. 诗歌鉴赏:这首诗在形式上属于七言古诗,每句七字,共四句成章,语言简洁明快,意象生动鲜明。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和对国家治理的期待。诗中的“阴阳乖错”、“一阳且出”等意象,既体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也暗喻了社会的动荡不安。通过对“太阴”、“奸将”等词汇的使用,诗人表达了对腐败统治的强烈批判和对清明政治的向往。最后一句“意未发口天已听”,更是体现了诗人对君主圣明、国家昌盛的美好期望。
  3. 历史背景:此诗创作于宋庆历元年,当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季节。欧阳修等人拜谒晏殊时,晏殊的西园内奢靡的景象让欧阳修深感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于是,他即席赋诗,创作了这首《晏太尉西园贺雪歌》。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是对当时社会状况和国家治理的反思与批评。
  4. 艺术手法:在艺术表现上,诗人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比“穷冬山谷暖不冰”与“太阴当用不用事”等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事的矛盾,以及社会现实与理想状态的差距。同时,通过对“邪风伺间隙,潜中瘟疫於疲氓”等情节的刻画,反映了社会黑暗面的存在及其带来的危害。这些艺术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入思考的空间。
  5. 主题思想:《晏太尉西园贺雪歌》的主题思想是深刻的。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现象,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忧与期望。诗中的“阴阳乖错”象征着社会秩序的混乱,“一阳且出”则预示着希望与生机的到来。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能够唤起人们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进步的关注与思考。

《晏太尉西园贺雪歌》是宋代诗人欧阳修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主题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人民心声的政治抒情诗。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以及诗人在面对社会问题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