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岩飞流落青苔,旁斫石篆何奇哉。
其人已死骨已朽,此字不灭留山隈。
山中老僧忧石泐,印之以纸磨松煤。
欲令留传在人世,持以赠客比琼瑰。
我疑此字非笔画,又疑人力非能为。
始从天地胚浑判,元气结此高崔嵬。
当时野鸟踏山石,万古遗迹于苍崖。
山祗不欲人屡见,每吐云雾深藏埋。
群仙飞空欲下读,常借海月清光来。
嗟我岂能识字法,见之但觉心眼开。
辞悭语鄙不足记,封题远寄苏与梅。
石篆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篆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作品的介绍:
诗歌原文:寒岩飞流落青苔,旁斲石篆何奇哉。其人已死骨已朽,此字不灭留山隈。山中老僧忧石泐,印之以纸磨松煤。欲令留传在人世,持以赠客比琼瑰。我疑此字非律画,又疑人力非能为。始从天地胚浑判,元气结此高崔嵬。当时野鸟踏山石,万古遗迹於苍崖。山只不欲人屡见,每吐云雾深藏埋。群仙发空欲下读,常借海月清光来。嗟我岂能识字法,见之但觉心眼开。辞悭语鄙不足记,封题远寄苏与梅。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对一块奇异石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诗中的“寒岩飞流”、“旁斲石篆”等意象,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壮美和历史遗迹的沧桑。同时,诗人通过老僧、野鸟、群仙等形象,赋予了石头以生命和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和想象的气息。
诗歌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欧阳修在游览一处奇石时所感,他对于这种石头上的篆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因此产生了许多疑问和思考。在创作这首诗时,欧阳修将他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艺术之美的赞叹之情融入其中,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作品。
欧阳修的《石篆诗》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欧阳修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艺术感悟力,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和历史的独特理解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