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觉山桃野杏非,耻将浓绿眩群姿。
向天乞入秋风队,兰菊中间入片时。
春花秋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花秋色》是宋代诗人潘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独特的审美视角,描绘了山桃野杏在秋天的美景,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审美情趣。潘牥,字庭坚,号紫岩,是宋朝时期的著名文人。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见解而著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内容上看,《春花秋色》通过对山桃野杏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诗中“似觉山桃野杏非,耻将浓绿眩群姿”一句,揭示了诗人对于过于艳丽、引人瞩目的春花秋叶的态度。他并不认为这些植物仅仅为了炫目而生,而是更倾向于它们在秋天中展现出的另一种美态。这种对美的深层次追求,体现了潘牥作为一位文人的审美追求和精神境界。
诗的结尾部分“向天乞入秋风队,兰菊中间入片时”,则进一步升华了诗的主题。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季节更迭的感慨。在这里,秋天不再是简单的季节变换,而是成为了一种艺术的存在,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春花秋色》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诗人心灵深处的写照。它不仅展示了宋朝文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也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洁品质的精神追求。潘牥的这首诗作,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而言,阅读和理解这样的作品,无疑能够拓宽视野、提升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