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廖融

天丧我良知,无言双泪垂。
惟求相见梦,永绝寄来诗。
应有异人吊,从兹雅道衰。
春风古原上,新冢草离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廖融》是宋代诗人潘若冲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其深情的诗句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思和怀念。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潘若冲是宋代的一位文人,他的生平和创作活动在历史文献中有记载。《沅湘耆旧集》卷一七记载了潘若冲早年事楚马氏的经历以及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官于桂林的事迹。而《骑省集》卷二六《崇道宫碑铭》则提到了他在雍熙初年知零陵的任职经历。这些记录为研究潘若冲提供了重要的背景信息。

  2. 作品原文:《哭廖融》全诗如下:天丧我良知,无言双泪垂。惟求相见梦,永绝寄来诗。应有异人吊,从兹雅道衰。春风古原上,新冢草离离。

  3. 作品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因友人廖融之死而感到的心灵创伤。潘若冲在诗中提到“天丧我良知”,表达了他对友人离去的痛苦和不解,同时“无言双泪垂”展现了他悲痛到无法言语的情感状态。诗中的“惟求相见梦,永绝寄来诗”反映了他对与逝者重逢的渴望以及对书信往来的断绝,反映出一种深刻的失落感。

  4. 名家点评:尽管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哭廖融》的创作背景,但通过诗题和诗句可以推断出这是潘若冲在友人廖融去世后,为了表达内心的痛楚和思念之情而作。诗中透露出的悲怆和不舍,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5. 作品影响: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成为了流传甚广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反映了潘若冲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因此,《哭廖融》不仅是潘若冲文学成就的一个标志,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后世读者细细品味。

《哭廖融》作为潘若冲的代表作之一,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至今仍让读者动容。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无限眷恋,也可以从中领悟到人生哲理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