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徐谷三绝

解后逢君醉山县,殷勤访我到江城。
闲携箬笠无人识,狂杀痴儿问五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徐谷三绝》是宋代诗人滕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华的赞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滕岑:字子美,宋代文人,擅长诗词创作,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1. 诗歌原文
  • 解后逢君醉山县:解开儒冠后几年过去了,头发已经白了,只能任凭它垂肩而流。记得初相识时,相逢时你醉酒山中;
  • 殷勤访我到江城:你热情地来访,来到我的江城。
  • 闲携箬笠无人识:闲暇时带着箬笠却无人知晓,狂放不羁的孩子问你五行。
  • 红紫从渠巧斗新:酴醾(tú zhī)红紫争艳,随意绽放,不拘小节。
  • 江湖若许同归去:倘若江湖准许我们同行,愿助先生理钓丝,共济天下。
  1. 诗歌赏析
  • 友情与志趣相投:诗中描绘了与朋友在山林间的饮酒欢聚场景,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志趣相投者的赞赏。
  • 狂放不羁:通过使用“闲携箬笠”和“狂杀痴儿问五行”等词语,表现出诗人不羁的性格和对世俗的轻慢态度。
  • 对自然的赞美:通过对酴醾(即荼蘼)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隐含着对自由不羁的人生态度的追求。
  • 人生感慨: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1. 文学价值
  • 历史背景:《赠徐谷三绝》作于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当时滕岑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谪。
  • 艺术特色: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志向,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

《赠徐谷三绝》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通过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可以更好地领悟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