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似冰轮浸玉渊,节如金井冽寒泉。
每怀颜子能希圣,犹笑梅真祇隐仙。
仕傥遇时宁枉道,贫而能乐岂非贤。
区区世路求难得,试往沧浪问钓船。
赠茂叔太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茂叔太博》是宋代诗人潘兴嗣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这首诗通过深情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和对其成就的赞美。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
- 作者简介
- 潘兴嗣:潘兴嗣是宋朝时期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尽管关于他的生平资料不多,但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窥见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珍视。
- 作品原文
《赠茂叔太博》原文如下:
茂叔太博,
我衰君兴,
相与造门墙,
为时多艰,
何幸两相见,
相与话桑麻。
此心安处,
便是吾家。
诗中以“茂叔太博”称呼朋友,表明了两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诗中描述了两人在艰难时期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一种难得的相聚和相互慰藉的情感。最后两句“此心安处,便是吾家。”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安宁和归属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友谊和家庭的重视。
- 作品译文
这首诗的译文为:
茂盛的大树,我的老友啊,
我年事已高而你正值壮年,
我们相聚于门庭之下,共同度过难关,
多么幸运我们能再次见面,
聊起那些熟悉的田园风光。
只要心灵感到安宁的地方,
那就是我真正的家园。
- 作品赏析
《赠茂叔太博》不仅是一首描写友情的诗歌,更是一种心灵的抒发和对生活的态度体现。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和感悟。诗中蕴含着对友情的珍视,对困难时期的乐观态度,以及对个人心灵的宁静追求的深刻洞察。
-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并不完全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是在北宋时期,潘兴嗣身处困境或遭遇重大变故后创作的。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往往需要借助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赠茂叔太博》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连接着古代诗人与读者的心灵。通过深入阅读和理解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友情,同时也能从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