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二稚徒怀璧,武似三明却韔弓。
松桧参天西邑路,时时骑马访庞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文如二稚徒怀璧,武似三明却韔弓。
松桧参天西邑路,时时骑马访庞公。
《寄德操均父》是宋代诗人潘大临的作品。潘大临,字景仁,自号漫士,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他不仅在诗词方面有所建树,而且在书法和绘画领域也有卓越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寄德操均父》是潘大临赠给朋友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比喻与象征的手法,赞美了友人的文才与武艺。诗中写道:“文如二稚徒怀壁,武似三明却{左韦右长}弓。”这里的“文”指的是文学才能,而“武”则是指武艺高强,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敬佩。
潘大临在这首诗中提到的“松桧参天西邑路”,意味着友人如同参天古木一般,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而“时时骑马访庞公”中的“庞公”,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名士庞德公。庞德公以其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品德而著称,潘大临通过这样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高尚品质和道德操守。
《寄德操均父》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谊的诗作,更是潘大临对友人才华与品行的赞美和肯定。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学作品的特色,以及文人墨客如何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同时,潘大临的艺术成就也展现了宋词的风采和魅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