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秋晓枕偶成

希年七十又加零,渐脱尘缘万事轻。
冉冉壮心随岁减,萧萧衰鬓与霜明。
愁倾白堕嫌无量,老对黄花更有情。
欲写秋容到寥廓,却惭健笔欠纵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菊秋晓枕偶成》是宋代诗人卫宗武的作品之一。此诗表达了诗人在深秋时节,因年岁已高而对生活琐事逐渐淡泊,转而沉醉于自然美景与人生经验之中的情感体验。下面将详细介绍《菊秋晓枕偶成》:

  1. 作品背景
  • 《菊秋晓枕偶成》是宋代诗人卫宗武创作的一首诗。卫宗武的生平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宋朝,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可能是在宋徽宗时期或之后。这个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人的生活状态都对诗人的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内容
  • 诗意解析:诗人以“希年七十又加零”开篇,表达了自己年过古稀的现实。随后的诗句“渐脱尘缘万事轻”,透露出他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衰老形象和对黄花的深情,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这种感伤与怀旧的情绪贯穿全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性。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多次出现的“菊花”成为一个重要的象征意象,它不仅代表了秋天的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韧。菊花的形象在诗中反复出现,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 语言风格:卫宗武的语言简练而含蓄,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有哲理深度。他的诗作常常能够触动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菊秋晓枕偶成》不仅仅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作品,更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情感波动的诗歌。通过对诗歌内容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到,诗人卫宗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赋予了秋天以丰富的内涵。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