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再作

一气运行于虚空,有形孰不归陶镕。
燠寒燥湿互为用,功被草木并昆虫。
胡然阳亢乃作沴,丰隆屏翳俱潜踪。
炎炎赫赫势太甚,烹煎万有何殊铜。
田畴龟坼河港断,水车不运骨挂龙。
俄惊片云变反掌,宇宙未剖犹鸿蒙。
初如线溜气才应,继若瓴建声何洪。
岂徒神力能致此,意者高厚悲人穷。
丰凶由数亦匪数,厥有造化行其中。
年来五谷亦狼戾,曾孙之庾高于墉。
只今户户叹赤立,富者恨不为耕农。
要知千人万人心,心心默与天相通。
熙熙田畯争荐喜,烹葵剥枣追豳风。
更看十月场圃筑,黄鸡白酒村村同。
但祈田祖去螟螣,愿如荆叟歌元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用韵再作’是宋朝文学家卫宗武的作品,而《再用韵》则是宋朝文学家辛弃疾的词。

在探讨“用韵再作”这一文学作品时,首先可以了解到,这是宋代文学的瑰宝之一,由宋朝文学家卫宗武所著。《再用韵》则出自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之手,是其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

首先从文学流派的角度来看,“用韵再作”属于宋代的诗词,体现了宋诗的严谨和工整。宋诗注重格律和技巧,讲究声韵和对仗,这在《再用韵》中得以体现。辛弃疾的词更是将豪放与婉约完美结合,展现了词人在艺术上的精湛造诣。

从作品的内容来看,《再用韵》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和历史的反思。辛弃疾通过他的词,不仅展示了自己的豪情壮志,还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深深关切。这样的内容使作品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从词人的生平及成就来看,辛弃疾是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以其豪放的风格著称,被誉为“词中之龙”。他的许多词被后人广泛传唱,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青玉案·元夕》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辛弃疾的文学天赋,也反映了他对时代的深刻感受和强烈情感。

从词的艺术特点来看,“用韵再作”和《再用韵》都是运用了传统诗词的韵律和形式。其中,《再用韵》通过巧妙的用韵,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力。这种艺术处理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力,也为后来的诗词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用韵再作”作为卫宗武的作品,展现了宋诗的风采;而《再用韵》则作为辛弃疾的代表词作,体现了南宋词的繁荣和特色。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介绍和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到宋代文学的独特风格和艺术成就,还可以深入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历史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