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遇雪呈祝静得二首

玉佩珊珊怯暮寒,青霄夜半蹑飞鸾。
真妃似念寻芳晚,别剪琼花与客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扬州遇雪呈祝静得二首》是宋代黎廷瑞所作的一组诗,其中包含两首诗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黎廷瑞(约公元980年—1051年),字少卿,号南溪老农,北宋时期文学家、诗人,与苏轼等同为“江西诗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宋史》有传,并称其诗“风调闲雅”。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2. 诗歌原文
    玉佩珊珊怯暮寒,青霄夜半蹑飞鸾。
    真妃似念寻芳晚,别剪琼花与客看。
    六合沉冥四壁空,朔风吹动万木葱。
    不知今夜月如何,只应照影到江中

  3. 诗意解析

  • 《玉佩珊珊怯暮寒,青霄夜半蹑飞鸾》: 描述了在夜晚寒冷的环境中,佩戴着玉佩的人步履轻盈,如同仙女般轻盈地穿梭于高空之中。这里的“玉佩珊珊”形象地描绘了玉佩发出的声音和质地,给人以清脆悠扬的感觉,仿佛能听见玉佩在寒冷中颤抖的声音。

  • 《六合沉冥四壁空,朔风吹动万木葱: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感受和赞美。这里的“六合沉冥四壁空”意味着四周空旷无垠,天地合一,给人一种开阔而深邃的感觉。而“朔风吹动万木葱”则描绘了北风的呼啸声,使得周围的树木摇曳生姿,充满了生机。

  • 《不知今夜月如何,只应照影到江中: 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好奇和期待。这里的“不知今夜月如何”,诗人无法预测月亮的具体情况,但心中充满了期待。同时,“只应照影到江中”也反映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和敬仰,认为月亮的美丽能够照亮整个江面。

《扬州遇雪呈祝静得二首》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黎廷瑞的诗歌创作特点以及他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