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放言

一器集百蚋,分寸争营营。
醉乡有太古,长年乐升平。
尚不知揖让,固应无战争。
吾尝涉其境,信美不可名。
遗我度世方,南游酿沧溟。
蟠桃以供核,钓鲸为之羹。
小醉五百年,大醉三千龄。
俟其变桑田,翩然却归耕。
我耕不艺秫,还以供瓶罂。
哀哉彼众狂,何不促我行。
汝行未宜远,小驻中山程。
中山有神醪,千日醉不醒。
三十六番醉,亦足了汝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中放言》是宋代诗人黎廷瑞的作品。下面将更详细地探讨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学价值:

  1. 作者简介
  • 黎廷瑞,字元礼,号澹斋,宋代福建闽侯人,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一生创作甚丰,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
  1. 诗作原文
  • 一器集百蚋,分寸争营营:这句话描绘了一个精细入微的场景,如同一个器皿里聚集着各种各样的小东西,每个都显得至关重要。
  • 醉乡有太古,长年乐升平:在醉酒的状态下,人们似乎回到了远古的太古时代,在那里,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长年生活。
  • 尚不知揖让,固应无战争:表达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即人们不知道如何谦让,也无需进行战争。
  • 吾尝涉其境,信美不可名:诗人亲自体验了这个场景,认为它的美丽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
  1. 诗作赏析
  • 《醉中放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学追求。它不仅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

《醉中放言》作为一部充满哲理的诗歌,不仅是文学爱好者研究的对象,也是现代人反思现代生活、探索精神世界的重要资源。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和谐、和平与自然美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