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轻阴送幽讨,梅柳之间春正好。
万古烧痕青未了,一片湖光白如扫。
永怀雨露涵三秀,颇恨风尘遮五老。
松根啸咏欲忘归,可惜长瓶卧芳草。
饮芝山分韵得草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饮芝山分韵得草字》是一首由宋代诗人黎廷瑞创作的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黎廷瑞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和心境。在文学史上,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黎廷瑞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的体现。
诗词原文:
漠漠轻阴送幽讨,梅柳之间春正好。
万古烧痕青未了,一片湖光白如扫。
永怀雨露涵三秀,颇恨风尘遮五老。
松根啸咏欲忘归,可惜长瓶卧芳草。诗意赏析:
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梅柳之间春正好”一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万古烧痕青未了,一片湖光白如扫”则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给人以深远的视觉冲击。
“永怀雨露涵三秀,颇恨风尘遮五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留恋和对外界干扰的无奈。“松根啸咏欲忘归,可惜长瓶卧芳草”则通过想象,展现了一幅松树之下,诗人饮酒吟诗,陶醉其中的景象,然而最终只能感叹时光荏苒,美景不再。
写作背景: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同时,它也展示了宋代诗词的艺术特色,如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等。
作品影响:作为宋代的经典诗词之一,《饮芝山分韵得草字》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对后世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不仅是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也是欣赏古代诗词艺术的绝佳范例。
对于喜欢宋代诗词的朋友来说,《饮芝山分韵得草字》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材料。它不仅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魅力,还可以让你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