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寄奥屯竹庵察副留金陵约游扬州不果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诗翁那得有此,天地一扁舟。二十四番风信,二十四桥风景,正好及春游。挂席欲东下,烟雨暗层楼。
紫绮冠,绿玉杖,黑貂裘。沧波万里,浩荡踪迹寄浮鸥。想杀南台御史,笑杀南州孺子,何事此淹留。远思渺无极,日夜大江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十年(西元一〇七七年)秋,当时苏轼任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他因对新法持反对态度,遭到变法派司马光等人的排挤打击而离开朝廷,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词即为此后在黄州所作。

词的上片写登高所见。“江空”三句,写眼前所见之景。作者以“江空”点出地点,以“月明”写时间,以“千里共”写所思之人,境界开阔,感情豪放。下片抒写怀人之意。过片直抒胸臆,“念往昔”,指过去与友人同游扬州的日子;“叹今朝”,指今日被谪黄州,与友人相失;“情愈真”,说明友情深厚。结尾两句,以景结情,用“孤光小”、“清辉冷”的景物来烘托作者内心的悲凉凄苦之情,表达了自己政治上的失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孤独感和悲观情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