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和漕司高斋韵

坦情渠侬嫌我真,斗升谁给太仓陈。
悠悠江汉飘零客,落落乾坤老病身。
心历百艰弥感奋,诗留千古越清新。
高斋高处齐文焰,付与从今仰止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续和漕司高斋韵》是南宋诗人薛绂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内容、艺术特色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创作背景
  • 薛绂,字仲章,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曾为成都教授,后因直言进谏韩侂胄而被贬。他晚年在黎州筑玉渊书院讲学,与魏了翁共同探讨《易》学,并著有《则书》十卷。
  • 这首诗作可能是薛绂在政治失意后的感慨之作,通过咏叹自己的仕途经历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1. 内容解读
  • 情感表达:诗中的“坦性渠侬嫌我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真实性格的坦露和对自己遭遇的不满。而“斗升谁给太仓陈”则反映了诗人对于物质匮乏和政治腐败的不满。
  • 人生态度:诗中的“悠悠江汉飘零客”和“落落乾坤老病身”体现了诗人对于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衰老的身体状态的无奈。
  • 精神追求:“心历百艰弥感奋”和“诗留千古恰清新”展现了诗人即使在困境中也依然保持着奋斗的精神,他的诗歌能够流传千古,给人以清新之感。
  1. 艺术特点
  • 形式创新:《续和漕司高斋韵》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这是一种成熟而严谨的诗歌体裁,要求诗的结构、节奏和押韵都极为讲究。
  • 语言特色: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如“斗升谁给太仓陈”不仅指物质上的匮乏,也隐含了政治上的不公。这种用词的巧妙,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也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产生更多的联想。
  1.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续和漕司高斋韵》是薛绂作品中较为知名的一首,它不仅是薛绂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宋代诗歌艺术的一个缩影。该诗以其深刻的主题、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远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续和漕司高斋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经历的诗歌,更是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现实和政治状况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