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岁起

雪意苏寒瘴,云阴失夕阳。
微官远兄弟,愁鬓入风霜。
故国梅花梦,新年竹叶觞。
不眠应守岁,灯影隔邻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丙辰岁起》是宋代诗人萧立之的一首作品。在这部作品里,诗人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以及个人的情感状态,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萧立之,原名立等人,字斯立,号冰崖,出生于南宋的宁都(今江西)。他于理宗淳祐十年(1250年)进士及第,曾任南城县知事、南昌推官、通判辰州等职。然而,宋亡后,他选择了归隐生活。他的诗歌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2. 创作背景:《丙辰岁起》的创作时间可以追溯到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年),即“丙辰”纪年。这一年,诗人五十二岁。从四十一岁在彭泽令任上弃官归田开始,到此时已历经十二个春秋。

  3. 作品原文:《丙辰岁起》原文如下:“雪意苏寒瘴,云阴失夕阳。微官远兄弟,愁鬓入风霜。故国梅花梦,新年竹叶觞。不眠应守岁,灯影隔邻墙。”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感受。

  4. 作品赏析:萧立之的《丙辰岁起》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人生阅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5. 评析:萧立之的《丙辰岁起》不仅在艺术性上有很高的成就,更在思想深度和历史价值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研究宋代文化的重要文献,也为现代读者提供了一扇了解古人生活和思想的窗口。

  6. 写作背景:这首诗作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在经历了官场生涯和社会动荡之后,诗人选择了归隐生活。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失望,也体现了他对于个人自由和心灵平静的追求。

  7. 作品特点:《丙辰岁起》的特点在于其语言的朴实无华和情感的真挚动人。诗人运用简练而有力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凝结于文字之中,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8. 历史评价:历史上对《丙辰岁起》的评价非常高。明代嘉靖《赣州府志》中记载了诗人萧立之的事迹及其诗歌的成就。

《丙辰岁起》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无论是从其背后的历史环境还是从诗人自身的经历来看,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展示了宋代诗歌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