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翠亭二首

隔水山青欲染衣,一檐云影树高低。
白鸥似笑客尘土,飞过亭前却下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翠亭二首”是宋代诗人萧立之的两首诗作,分别名为《其一》和《其二》,这两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慨以及与友人游历时的情景。下面将详细探讨这两首诗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1. 《其一》的内容分析
  • 自然描写:“缘云觅路石钩衣,山谷曾来尚有碑。”此句描绘了一幅山间寻路的景象,通过“缘云觅路”这一动作,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探寻和好奇。同时,“石钩衣”暗示了山路崎岖,“山谷曾来尚有碑”则表达了岁月变迁中的自然之美,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怀念。
  • 人物互动:“黄帽打船催客去,一栏秋思是谁诗。”这句诗中,“黄帽打船”可能象征着旅行者的形象,而“催客去”则表达了旅途的匆忙和时间的紧迫。最后一句“一栏秋思是谁诗”,则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在自然美景前的沉思与感慨。
  1. 《其二》的内容分析
  • 自然景观:“遥知与客登临处,看得云山到落晖。”此句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一同登上翠亭时所见到的壮丽景色。“云山到落晖”不仅描述了云彩缭绕、夕阳西下的美丽画面,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感。
  • 情感表达:“四注小亭清入画,万竿寒玉碧成围。”此处,诗人通过对翠亭周围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叹。“万竿寒玉碧成围”更是用“寒玉”喻指竹叶,形象地描绘了翠亭四周竹林的壮观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清新的世界中。

除了以上内容,还有以下信息值得关注:

  • 诗中的“缘云觅路石钩衣”和“黄帽打船催客去”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 “一栏秋思是谁诗”一句,则体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前的内心感受,引发了对人生和艺术的思考。

萧立之的《一翠亭二首》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诗作,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及其对美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