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林无留红,石气寒剪剪。
春风何时来,玉树破花茧。
聊持一樽酒,陟此云外巘。
流香入诗脾,汲影漱清浅。
苍玉洞分韵得浅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萧立之并未创作名为《苍玉洞分韵得浅字》的古诗。《苍玉洞分韵得浅字》是宋代诗人萧立之所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清新的风格,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美景的深切感受和独特见解。《苍玉洞分韵得浅字》的内容如下:
霜林无留红:描绘了深秋时节霜降后,树木上没有残留的红色叶片,强调了季节更迭的迅速与自然之美的短暂。
石气寒剪剪:形象地描述了山石上凝结的霜气,如同被剪刀裁剪般清晰可见。这既表达了天气的寒冷,也暗示了大自然的静谧与坚韧。
春风何时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渴望,春风吹过,万物复苏的景象令人向往。
玉树破花茧:通过“玉树”这一形象,描绘了春天里新发的嫩绿树叶,仿佛是经过雕琢的美玉,而“花茧”则暗示了花朵初开时的娇嫩与美丽。
聊持一樽酒:诗人在这样一个美好时刻,举杯邀明月,与朋友共同欣赏这份天赐的美景。
流香入诗脾:意味着春天的气息如同香气一般,能够渗透到诗人的心中,成为他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
汲影漱清浅:诗人手持酒杯,仿佛能从清澈的水面中汲取影子,感受到春风带来的清新与凉爽。
《苍玉洞分韵得浅字》是萧立之对春天景象的精彩描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诗人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同时,这首诗也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去追寻美、探索真、体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