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湖方干吟格高,搜清研奇含烂毫。
天中无云水中月,虚明晶曜忘回舠。
忆越州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越州其一》是宋代诗人张士逊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对越州美景的怀念,以及对禹庙和郡楼的深情回顾。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作品原文:稽山岩壑深复高,思之谁妙丹青毫。霜缣若得一千幅,伻图何必乘兰舠。
诗意解读:这首诗通过“稽山岩壑”和“丹青毫”等意象,展现了越州山水之美。首句“稽山岩壑深复高”,形象地描绘了越州的山川景色,给人以深远而雄伟的视觉效果。次句“思之谁妙丹青毫”,表达了作者对绘画技艺的高超和精湛的追求。第三句“霜缣若得一千幅”,则是对画工技能的赞赏,意味着如果能有一千幅精美的绢帛来绘制,就足够展示越州的壮丽景象。最后一句“伻图何必乘兰舠”,则表达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并不需要借助华丽的交通工具来实现。
艺术手法:这首诗在艺术上运用了多种手法,如对比、借景抒情等。通过对稽山岩壑的描写,与画家的技艺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中的“闲思禹庙斜回首,髣髴云端见郡楼”一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将禹庙和郡楼融入自然景观之中,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意境。
《忆越州其一》不仅是一首描绘越州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艺术魅力和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越州的历史底蕴和自然风光,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