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净乐院壁

再到招提已六年,溪山云雾总依然。
飘零莫笑浑无用,自谓功名可着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净乐寺壁》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通过描写诗人游访佛寺净乐寺时,在寺院墙壁上看见的诗句而触发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和理解。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解读:

1. 诗歌原文与鉴赏

a. 原文

怪生无雨色,娇艳照云天。  
苦吟题壁遍,不得一句圆。  

b. 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寺庙中的自然美景,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于修行境界的追求和内心的矛盾。

2. 诗人生平与作品风格

a. 诗人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阆溪,一作浪仙,范阳(今北京)人,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以五言短篇见长,尤精于五言律诗,有“诗奴”之称。

b. 作品风格

贾岛的诗风以清奇、冷隽著称,他的作品多写自然景物及人情世故,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其诗作常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与孤高清雅的风格。

3. 主题解析

a. 自然之美

《题净乐寺壁》中“怪生无雨色,娇艳照云天”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摹,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诗人用“无雨色”形容雨后天空的清澈明亮,以及“娇艳”二字来形容花朵的颜色鲜艳夺目,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敏锐的捕捉能力,也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b. 修行与感悟

诗中提到“苦吟题壁遍”,反映出诗人在追求文学造诣过程中的艰辛与努力。同时,“不得一句圆”反映了诗人在创作上的挫败感和内心的挣扎,这种情感体验使得诗作更加深刻地触及了作者的心灵世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理解到诗人在追求精神境界提升的过程中,既经历了孤独和困惑,也收获了对生命真谛的领悟。

4. 文化背景与象征意义

《题净乐寺壁》作为一首宗教题材的诗歌,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在佛教文化的背景下,诗中的“无雨色”可以看作是对佛家“空”、“无”观念的隐喻,即世间万物皆为因缘和合而成,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同时,“照云天”又象征着佛光普照,引导众生走向解脱之道。

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即通过诗歌来表达个人的情感世界、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通过这首诗,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

《题净乐寺壁》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唐代的文化背景、诗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诗歌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