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小枕敧寒玉。博山香暖沈烟续。帷薄怯轻纱。风牵幌带斜。
夜窗云影细。月送花阴至。身世在陶唐。闲愁不挂肠。
菩萨蛮 · 和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和韵》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以下将详细阐述这首诗词的背景、艺术特点及文化价值:
作品背景:《菩萨蛮·和子有韵》的创作时间与作者生平。洪咨夔,南宋时期的诗人,字舜俞,号平斋,生于1176年,卒于1236年。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其诗歌风格以清新细腻见称。据记载,洪咨夔在嘉泰二年(1202)中进士后,历任如皋主簿和饶州教授等职,并因撰写《大治赋》而受到楼钥的赏识。
艺术特点:《菩萨蛮·和子有韵》的艺术特色。诗中开篇“翠翘花艾年时昨”便以翠翘花和艾草的盛开来唤起人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记忆,这种写法巧妙地利用自然景物来引发读者对于过去的美好回忆。同时,通过使用“含笑祝千秋”,展现了对长久和平生活的期许与祝福。此外,“流光旋磨蚁”一句,则用流动的时间比喻为蚂蚁般微小的光阴,形象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文化价值:《菩萨蛮·和子有韵》的文化意义。此诗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细节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它不仅体现了宋代词人在审美上的高超技巧,还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态度。
《菩萨蛮·和韵》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意象也使其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化和诗词艺术的重要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