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吴功薄,夫椒越报深。
汉驱胡远遁,周任狄来侵。
赖是佛狸死,何当颉利禽。
请和君信否,无故莫容心。
传闻北虏请和
介绍
《传闻北虏请和》是宋代诗人薛季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洞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作者介绍:薛季宣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学者、官员。他出生于宋温州永嘉,是薛徽言的儿子,师从程颐的弟子袁溉。薛季宣在官场上以严谨著称,致力于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问题,开创了“永嘉事功学派”的先声。他的学术成就和政治立场,使他成为南宋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
诗歌原文:《传闻北虏请和》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忧虑。诗句“会稽吴功薄,夫椒越报深”描绘了历史上会稽与夫椒两地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汉驱胡远遁,周任狄来侵”则反映了汉朝将匈奴驱逐出境,而周代则面临北方异族的挑战。这些历史事件不仅揭示了战争的频繁和残酷,也暗示了和平的珍贵。最后两句“赖是佛狸死,何当颉利禽。请和君信否,无故莫容心”进一步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战争的反思。
诗歌主题:此诗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更是对后世的一种警醒。薛季宣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他对和平的珍视以及对于战争残酷性的深刻认识。诗中“请和君信否,无故莫容心”一句,更是体现了他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和平的坚定信念。
历史背景:在宋朝时期,北方民族的威胁始终是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薛季宣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危机感,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深切期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和平的向往,薛季宣试图唤起人们对和平的珍视和对战争的反思。
艺术特色:薛季宣的《传闻北虏请和》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历史感悟,展现了其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这首诗不仅语言简洁明了,而且通过生动的历史事件,传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
历史文化意义:薛季宣的《传闻北虏请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反思。它提醒人们珍惜和平,同时也警示后人警惕战争的残酷。这首诗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穿越历史的长河,触动每一个读者的心灵,激发人们对于和平的追求和对战争的反思。
薛季宣的《传闻北虏请和》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和平渴望的诗歌,也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远的意义,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