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捷音

圆觉声闻夜,蒙头大比丘。
上功来莫府,如用复东周。
行即升平旧,还从汗漫游。
凭谁问淮蔡,元济莫擒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闻捷音》是宋代诗人薛季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及其作者薛季宣的生平与贡献:

  1. 诗歌原文及解析
  • 诗句解读:《夜闻捷音》中的“圆觉声闻夜”,首句就设定了一个神秘宁静的夜晚氛围,暗示即将到来的消息可能具有深远的意义。“蒙头大比丘”则可能隐喻着一种迷茫或困惑的状态,而“上功来莫府”则表达了一种期待与向往之情,“如用复东周”则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历史循环的观察。
  • 艺术手法分析:薛季宣在这首诗中运用了象征、比喻等艺术手法,通过这些手法,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胜利消息的喜悦,还反映了复杂的情感和深层次的思考。这种表达方式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深度。
  1. 作者生平简介
  • 基本信息:薛季宣,字士龙,号艮斋,是宋温州永嘉人,师从程颐弟子袁溉,并受到高宗时期的重视。薛季宣在官场上表现出色,曾任鄂州武昌令、大理寺主簿等职务,并在晚年担任过湖州知州。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留下了深刻的学术和文学成就。
  • 学术成就:薛季宣在学术研究上注重实证,反对空洞的理论讨论,主张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实际问题。他的著作《浪语集》体现了其务实的学风,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
  1. 作品背景与时代意义
  • 历史背景:薛季宣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作品往往反映出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政治态度。
  • 思想内容:《夜闻捷音》不仅是一首抒情诗,更蕴含了深刻的时代意义。通过对胜利消息的描写,薛季宣可能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对民众苦难的关怀。

通过深入了解《夜闻捷音》及其作者薛季宣的生平与成就,可以看到这首古诗词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本身,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和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象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