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两两伏茅茨,有事难言只自知。 心破胆寒无处著,风枝露叶亦惊疑。
《寇中逃山》是宋代诗人萧澥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寇中逃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其艺术价值还是文化内涵,都是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研究的文化遗产。
注释: 寇中逃山——在敌人包围的山区躲藏。 三三两两伏茅茨——指隐蔽地藏在茅草屋下。 有事难言只自知——有话不好说,只能自己心里明白。 心破胆寒无处著——形容心中恐惧到极点。 风枝露叶亦惊疑——风吹落的枝条和叶子也让人感到害怕。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战乱中的诗人在敌占区躲避生活的诗作。诗中描绘了在敌占区隐藏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首句“寇中逃山”
寇中逃山 才入林峦屏迹时,此身自幸少人知。 婴孩底苦不解事,偏是怕时方始啼。 【注释】 才:刚。屏:屏蔽,隐蔽。幸:幸亏。底:指幼儿的肌肤。苦:实在,的确。解:理解。偏:恰巧。方:正,才。 【赏析】 这是一首写婴儿的诗。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初到深山,隐居不出,庆幸自己能独处山林,没有人来干扰,感到很高兴。第三四句写婴儿真是天真可爱,不懂世事,只懂得害怕,而一到了要啼哭的时候,又偏偏要等到这时才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