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淡师然公游方

野僧携锡别,何处度残春。
天地无穷事,江湖自在身。
真心齐得物,道貌异于人。
昔日安禅地,深山虎亦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古淡师然公游方”是宋代诗人薛嵎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山野僧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的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薛嵎(1212—?),字仲止,一字宾日,温州永嘉人。理宗宝祐四年进士,官至长溪簿。其诗宗永嘉一派,风格清新脱俗。
  • 创作时期:据《古淡师然公游方》的诗句“天地无穷事,江湖自在身”,可知这首诗可能是在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1. 诗歌原文
  • 诗意解读:首句“野僧携锡别,何处度残春。”描绘了一个深山野僧告别的身影,表达了一种对尘世的超脱和对自然的亲近。次句“天地无穷事,江湖自在身。”进一步展开,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世界深深的感慨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第三句“真心齐得物,道貌异於人。”则揭示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外在形式和谐统一的哲学理念。最后一句“昔日安禅地,深山虎亦驯。”则是对诗人修行之地的描述,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1. 文学特色
  • 意象丰富:诗歌中融入了很多意象,如“野僧”、“深山”、“虎”、“残春”等,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 语言简练: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有力,通过寥寥数句便传达了深刻的思想感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 意境深远:诗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通过人与自然的互动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和境界。
  1. 艺术鉴赏
  • 情感真挚: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表达出一种真挚的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 哲理意味:诗歌富含哲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和对人生态度的抉择。
  • 审美价值:作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古淡师然公游方》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古淡师然公游方》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这首诗不仅是了解宋代诗歌的重要窗口,也是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一个切入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