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公衮舍弟

每恨世交薄,相期情最深。
秋风一回首,明月两关心。
鹤病难为药,砂顽不化金。
余生百计拙,耐可事清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公衮舍弟》是宋代诗人薛嵎创作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深厚的友谊和对兄弟间情感的珍惜。在文学的广阔天地中,诗歌是最为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一。而宋代的薛嵎便是以他的作品《寄公衮舍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学财富。以下是对该作品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薛嵎,字仲止,一字宾日,温州永嘉人。理宗宝祐四年进士,官长溪簿。他的诗风受永嘉一派影响,有《云泉集》等著作传世。

  2. 诗歌原文:秋风一回首,明月两关心。鹤病难为药,砂顽不化金。余生百计拙,耐可事清吟。

  3. 诗意解析:这首诗通过秋风、明月、鹤病、砂顽这些自然与人事的元素,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深切怀念。”每恨世交薄,相期情最深”,表达了他对好友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秋风一回首,明月两关心”,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孤独时刻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鹤病难为药,砂顽不化金”,则是对自己无力改变困境、只能坚守清高情操的自我安慰。

  4. 文化价值:薛嵎的《寄公衮舍弟》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歌,也是研究宋代文人生活、思想、艺术的重要文献。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文化氛围以及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

  5. 艺术特色:《寄公衮舍弟》的语言凝练、意象丰富,通过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在心中描绘出诗中的场景,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此外,该诗的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寄公衮舍弟》是宋代诗人薛嵎创作的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五言律诗。它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作品,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