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王处士竹庄

临流结屋植琅玕,中有高人咏考槃。
一曲秋烟青欲滴,满林春雨翠堪看。
山僧过乞归云杖,渔父来分钓月竿。
千古王猷惟此癖,但知此外别无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王处士竹庄》是宋代诗人薛师鲁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解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临流结屋植琅玕,中有高人咏考槃。
    一曲秋烟青欲滴,满林春雨翠堪看。
    山僧过乞归云仗,渔父来分钓月竿。
    千古王猷惟此癖,但知此外别无欢。

  2. 诗歌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宋朝,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心态。薛师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观,表达出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 薛师鲁的生平简介显示,他生活在宋宁宗嘉定年间,以恩补将仕郎,可见其学识与才华。
  1. 艺术特点
  • 意象运用:《过王处士竹庄》在意象的选取上十分讲究,如“琅玕”和“考槃”等都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字眼,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思想情感。
  • 语言风格:整首诗的语言优美,充满了音乐性和画面感,读来令人心旷神怡。诗句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没有生硬的堆砌,体现了薛师鲁深厚的文学功底。
  1. 思想内涵
  • 隐逸情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追求。
  • 文化传承:诗中的“千古王猷惟此癖,但知此外别无欢”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传承。
  1. 审美价值
  • 美学鉴赏: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抒情诗,也是一幅精美的绘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美,这种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更是心灵上的触动。
  • 历史价值:作为文学作品,《过王处士竹庄》不仅在当时受到欢迎,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过王处士竹庄》是一首富有哲理、充满诗意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薛师鲁高超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心态和文化传承的理念。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值得读者细细品读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