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张籍上裴晋公

午桥庄上千竿竹,绿野堂中白日春。
富贵极来唯叹老,功名高后转轻身。
严更未报皇城里,胜赏时游洛水滨。
昨日庭趋三节度,淮西曾是执戈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拟张籍上裴晋公》是宋代诗人钱易的作品之一,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官场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富贵荣华终将消逝的感慨以及对功名利禄后继有人的淡然态度。下面将从诗歌原文、艺术特色、历史背景及赏析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1. 诗歌原文:《拟张籍上裴晋公》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同时通过对比富贵与功名的不同结局,传达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首句“午桥庄上千竿竹”,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午桥庄的宁静氛围,竹影婆娑,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第二句“绿野堂中白日春”,则转向了自然景观的描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接下来两句则是对人生的感慨:“富贵极来唯叹老,功名高后转轻身”,反映了诗人对权势地位的追求最终带来的只是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衰老。最后两句“严更未报皇城里,胜赏时游洛水滨”,则表达了在繁忙的政治生活中抽身而出,享受自然美景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权力斗争的超然态度。

  2. 艺术特色:钱易的这首《拟张籍上裴晋公》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首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如“千竿竹”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白日春”则喻指希望与生机。其次,诗歌采用了平实而富有力度的语言,使得整首作品既平易近人又充满深意。再次,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宏大的社会背景相结合,使得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3. 历史背景:钱易生活在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环境较为复杂,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反思成为其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通过对《拟张籍上裴晋公》的细致解读,可以发现诗人不仅仅是在表达个人的情感经历,更是在借助自然景物来反映社会风貌和政治态度,从而赋予了作品更深层次的意义。

  4. 赏析:《拟张籍上裴晋公》这首诗作不仅在形式上继承了唐宋以来律诗的传统,而且在内容上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忧国忧民情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理解。此外,该诗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鼓励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的同时,也要注意心灵的修养和精神的独立。

《拟张籍上裴晋公》是一篇充满哲思的佳作,它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诗词作品,也是宋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度思考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文学的艺术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

相关推荐